聯系我們
400-8768208學生在南康市體育中心練球
如今,當有學生問武漢體育學院滕守剛教授,畢業后想要當乒乓球教練,去哪個地方最合適?滕守剛大力推薦的地方中,或許會增加一個地方——贛州南康。
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最近召開了一次乒乓球運動轉型發展座談會,與會專家認為,南康乒乓球運動轉型發展的做法值得肯定,可以復制。
近年來,我省體育工作不斷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15年,按照省體育局體育“一縣一品”發展思路,南康市在全省率先響應,實施以乒乓球項目為龍頭的“一縣一品”。
因為乒乓球,國家體育總局領導來南康了,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在南康舉行,全省體育“一縣一品”現場推進會在南康召開,省內外的同行“走馬燈”一樣來南康“取經”……幾年下來,小小乒乓球在推動當地形成集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經濟、民生體育和體教結合“六位一體”全新格局上發揮積極作用。
“現在,乒乓球成為南康體育發展的引爆點和轉折點,南康體育不再‘難看’了。”南康市體育局副局長王明華這樣對記者說。
●氛圍濃厚 每20人中1個打乒乓球
南康區體育館坐落在位于城區中心地段的占地215畝的南康體育公園內,這座曾為2014年第十四屆省運會羽毛球等競賽項目提供賽事服務的場館,如今其大門口又醒目地掛了5面銀底黑字的牌子,從左到右依次是“贛州市南康區第一小學乒乓球訓練基地”“江西嘉宏乒乓球俱樂部”“江西嘉宏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江西省乒乓球二隊”“江西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
每天的8:30-11:30、15:00-20:00,是南康區體育館向社會免費開放的時間段,市民們可以開展以乒乓球運動項目為主的訓練、健身活動。5月7日,下午放學的鈴聲一響,南康第一小學、南康中學、南康第四小學愛好乒乓球運動的學生陸續向體育公園涌來,一下子將體育公園內的40張室外球臺、體育館內75張室內球臺搶占一空,這里很快形成了一幅你推我擋、銀弧飛旋、歡笑不斷的健身風景。
5月7日晚上,一場小雨過后,剛才還熱熱鬧鬧的南康區東山公園一下子“文靜”了許多。在公園東南方向的一個僻靜角落的一張乒乓球臺上,65歲的邱春云與鄰居馬文魁依舊在“挑燈夜戰”。自東山公園添置乒乓球桌以來,邱春云與馬文魁幾乎每天都要到公園里“大戰三百回合”。由于公園的路燈光照不夠,他們便常備應急燈,久而久之,挑燈夜戰乒乓球便成為東山公園的一道健身風景。
邱春云告訴記者,3年前的南康,公園、廣場上很難見到乒乓球臺。2015年7月,按照體育改革創新的要求,南康區結合自身優勢,選定擁有廣泛群眾基礎、易開展活動、老少皆宜的“國球”——乒乓球作為“一縣一品”重點發展項目。如今,無論是漫步在南康的公園、廣場、社區、街道,還是走進機關單位、廠礦企業、鄉鎮農村、健身俱樂部,不時可以看到乒乓球臺,甚至可以這樣說,只要是老百姓能健身的地方一定能看到乒乓球桌。“南康區體育公園40張,南康區文化公園30張,南康區市政廣場20張,南康區東山公園12張,南康自來水廣場8張,蘇馨園公園10張……加上校園內的,南康城區有不少于600張乒乓球臺。”南康區體育局局長張洪向記者介紹。
2015年以前,南康區的單位、部門、鄉鎮、廠礦打報告向體育局要器材設施,一般都要求安裝健身設備。2015年以后,大家的報告中都多了一個訴求“無論如何要保證安排兩張乒乓球桌”。如今,南康區老年體協主辦開展的“老年體育示范村創建活動”中,他們對驗收合格的單位都會獎勵一張乒乓球桌。2015年至2017年,已有50多個村落、社區獲得該項榮譽。
“乒乓球簡直成了南康這座城市的代名詞。”供職于新媒體“乒乓新視界”的網友“左手898”這樣說。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南康區舉辦省級以上乒乓球賽事9項。80多萬人口的南康區如今乒乓球運動人口達到4萬多人,在江西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青少年學生有6000余人,經過選拔進入專業二隊的苗子79人。
●群眾點贊 學生從網吧轉向球場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南康的全民健身設施基礎薄弱,群眾健身基本上是“一山一河一場”的格局(其中“山”是指登南山,“河”是指野游蓉江,“場”是到老體育局邊上的田徑場去跑步)。
近年來,善于“無中生有”的南康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隨著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雙雙上升到國家戰略,休閑運動產業蘊含巨大潛力,南康區這種傳統健身格局與南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南康有86萬人口,其中城區學生達8萬人之多。當前,國家正著力引導學校開展“2+1”素質教育:即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兩門體育特長和發展一項藝術愛好。“乒乓球簡單易學,老少皆宜,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乒乓球運動對場地、設備的要求不高;乒乓球有廣闊的產業前景……”在省體育局新領導班子提出的“一縣一品”戰略思維啟發下,南康區委區政府于2015年7月19日起在全省率先實施乒乓球項目“一縣一品”,通過推廣快樂乒乓推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健康休閑業發展。
南康中學姓黃的一名學生,有一段時間沉迷手機游戲,家長很是擔心,嘗試著用運動健身遠離孩子們的陋習。參加乒乓球訓練一年時間之后,該生徹底告別“網癮”。
與該生一樣,通過乒乓球訓練,南康區不少孩子身心得到發展,父母少了幾分擔心。乒乓球“一縣一品”在南康“落地”的時候,當地群眾就給予了關注與支持,隨著項目的深入,大家更是感到欣慰。“一是滿足了老百姓的健身需求,二是鍛煉了學生身體素質,三是讓孩子多了一門運動特長……”當家長、市民對政府部門實施的“一縣一品”點贊的時候,一些游藝、網吧店主卻有些“黯然神傷”,因為越來越多的“小主顧”走出游戲機廳、遠離網吧,走向廣場、公園、小區、俱樂部的乒乓球臺前,而且是一去不復返。“過去的生意紅紅火火,現在算是慘淡經營吧。我們不是被同行打敗,而是被跨界打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吧店主悻悻地對記者說。
李建新,在南康銷售了20多年體育用品,已開辦了3家體育用品商店。“以前別說乒乓球運動裝備,就是球拍半年也賣不出幾副。現在各種乒乓球比賽在南康舉行,南康打乒乓球的人也多起來了,就連鄉鎮、農村也鋪開了,又是買拍子,又是買球鞋,又是買服裝,生意越來越好做。”李建新高興地說。
乒乓球項目的普及推廣,有力促進了南康區體育用品銷售業的迅猛發展。2016年南康區的統計調查顯示,該區從事體育用品經營服務的26戶商家共銷售各類運動服6萬余套,運動鞋7.2萬余雙,乒乓球拍3萬余塊,同時其他體育用品銷量也大幅度提升,全區體育用品銷售總額比2015年增加20%以上。
●購買服務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3年不到的時間,各方對南康的“一縣一品”給予充分肯定,是因為他們做到了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省體育局統籌協調發展地方特色體育,通過政策的引導支持,向南康區授予“江西省乒乓球項目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的牌匾,撬動地方政府找準定位、發展特色體育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地方政府發展體育事業,通常要先組建相關教學培訓機構,培養一支專業教管隊伍。此種模式,不僅增加了財政直接供養人員,也造成政府機構臃腫。在發展“一縣一品”項目上,南康區委、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以乒乓球項目為切入點,引入市場機制,企業運作,建設嘉宏乒乓球俱樂部、江西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同時,用創新的思維啟動了政府購買服務,體教優質資源配置,群體、競體、體產協同發展的改革示范。他們將本來應由體育部門組織實施的乒乓球項目普及推廣和技能培訓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交由江西嘉宏體育公司來完成,一是實現了過去體育部門“養人辦事”到現在“花錢辦事”的轉變,二是通過俱樂部、基地的建設,抓青少年業余訓練,抓體教結合。三是“政府買單、百姓健身”的模式,積極推動南康區乒乓球項目快速普及,迅速形成氛圍和拉動體育消費。
南康區“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以乒乓球作為一個“支點”,撬動區域經濟大發展、大騰飛,加快體育產業的發展速度。為扶持乒乓球項目發展,做大做強體育產業,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雙方協議中明確,自2015年起,南康區財政連續5年每年預算安排資金500萬元,作為基地運作配套資金,并在資金撥付方式上建立協議管理、績效考核支付和財政配套保障相結合的機制,實現資金效益的最大化。
●兩種思路 體教結合有益嘗試
有著8000多學生的南康一小,將學校訓練館設在江西省乒乓球項目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主訓練館,乒乓球項目采取普及推廣、重點培養的方式進行,一至四年級學生乒乓球啟蒙訓練普及率達到30%,五至六年級啟蒙訓練普及率達20%。“我們還編制了乒乓球課本,編排了乒乓球健身操。學校每月舉辦一次年級乒乓球對抗賽,每半年舉辦乒乓球聯賽和一次城區小學友誼邀請賽……”南康一小相關負責人說。
以乒乓球“一縣一品”為契機,南康區正在進行著體育教育結合的有益嘗試。
過去許多學校都有運動隊,體育生每天的文化課很少,運動訓練時間較長。但是,在校園操場上訓練,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后來,為避免相互干擾,各地紛紛成立了業余體校,將體育生集中封閉訓練。體校采取“三集中”:集中訓練、集中學習、集中住宿。初衷是好的,但是,它脫離了孩子應該有的家庭環境,而且文化教育上也不可能配上好的老師。“江西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南康訓練基地做到‘三不脫離’的訓練體制,全國少見。”江西省嘉宏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祝杰說,“我們將基地、學校、家庭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按照‘教體結合’和‘體教結合’兩種思路開展訓練。”
記者了解到,在乒乓球普及推廣期,南康的孩子們以課堂文化學習為主,利用業余時間集中到基地培訓。進入專業二隊之后,基地按照“體教結合”模式訓練,體育為主、教育為輔。通過孩子的學習檔案,教練員發現他們的文化成績有所下降后,一方面會督促學校“開小灶”,另一方面相應調整訓練時間。
據悉,基地還“打通”了與武漢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武漢體院等9所學校的“升學通道”,孩子們只要乒乓球打得好,也可以上名牌大學,而且專業可以任選。(記者 郁鑫鵬 實習生 李 奇 圖片由王 偉攝)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金地龍城中央4棟1908室 服務熱線:400-8768208 QQ:164918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