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擊球部位:
母球其實是可以分成九個基本擊點的,鑒于臺球初學者,在這里先講講三個擊點,即中心點,中上點、中下點位置,下圖所示母球被標注出五個擊球點。對于初學者把上述三個點打好了,雖然不能指哪個袋就打進哪個袋,但也可以秒殺一些初學者了。
關于母球的各個點【下圖五個擊球點】給個簡單的說明:
1. 中上擊點:擊中母球的中上位置,母球會受到正旋力矩的作用,滾動式的旋轉摩擦又會比滑行時的少很多,能量損失很少,所以球會順著桿的方向滾得很快、很遠。
2. 中心擊點:母球被擊中中心點后因為受到臺球桌面(臺尼)的摩擦阻力,開始是不會旋轉的,只是平移滑動,之后會產生正旋力矩(球與臺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于是球就向前滾動,球開始旋轉,而至于滾多遠就看擊球的力量啦。
3. 中下擊點:母球被擊中中下位置,初始時就具有逆旋的力矩,也就是球一邊延著球桿方向前進,一邊倒著旋轉(即與球前進方向相反的旋轉);當球的逆旋的能量用完后,球還在行進中,因為桌面(臺尼)的摩擦又會發生正旋力矩,開始正旋,球向前進方向旋轉,直到停止。
4. 左中或右中擊點:左右兩個擊點屬于比較有難度的打法(入門者可以忽略,做簡單的了解即可),但也是通往高手行列必須掌握的打發。
5. 母球被擊中左中或者右中,球會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
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后,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移動相結合。擊中左中,母球會以左旋的方式前進,要是俯視就可以看出,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擊中右中,母球會以右旋的方式前進,要是俯視就可以看出,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
臺球母球擊點位置
二、目標球被母球撞擊后的運動
偏球,母球不正面撞擊目標球,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按照偏球的厚度又可分為幾大類
1.正面: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于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二球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擊球會讓目標球延著二球所在的那條直線前進;
2.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3.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
4.四分之三: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于正面撞擊。是指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
5.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
母球撞擊目標球不同位置
無論打什么厚薄的偏球,瞄準的點都應該是目標球橫直徑延長線與主球縱向(運動方向)延長線的交點。用這種厚薄度進行瞄準,要打各種偏球時,一定得熟悉瞄準點所在位置和瞄準方法。
目標球被撞擊后的運動:掌握偏轉有助于球的軌跡,改變球的前進路線。當主球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
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
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
以上幾點,希望能夠對初學者有幫助(有沒有感覺重新學習了一遍初中物理知識)。知道了這些理論之后,還是要多實踐多練習,當然了有時候手感也是個很玄乎的東西。臺球運動入門倒是不難,但是要成為真的高手就需要的是長期刻苦的練習,比如職業賽手丁俊暉就是是犧牲了很多其它活動為代價,從小開始鍛煉打臺球,才能贏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其實很多非職業賽手也有很多這方面天賦的人,臺球成為他們的愛好,成為一種娛樂休閑的方式!